善用信託贈與 富爸爸稅不上身
許瀞文/台北報導
隨信託話題流行,許多銀行打著「富可過三代」的廣告標語,強調利用信託規劃,不僅能讓你適度節稅,最重要的是能讓你的資產永續保存,銀行表示,富爸爸若利用信託方式,將自己部分資產贈與小孩,經過妥善計畫,有機會不用繳任何一毛贈與稅。
許多父母都希望為孩子的將來做準備,利用每年一百一十一萬的贈與稅免稅額度,逐年將財產移轉給小孩,做為孩子未來的教育或創業基金,但又擔心小孩太早擁有財產,養成揮霍無度的習慣,反而不知上進,愛他變成害他。
面對這樣的兩難,荷蘭銀行私人金融部台灣區主管王蘊慈建議,可以透過信託機制,避免孩子擁有財產後不長志,例如,在信託契約中明訂,需要等到小孩拿到碩士學位或成家後,再做資產轉移,如此一來,在小孩心智未完全成熟前,父母對該財產仍有掌握權,且也有節稅作用。
可採定額自益 餘額他益
不過,做了財產信託,是否有可能不用繳一毛錢的贈與稅?遠東商銀信託部表示,只要委託人與銀行詳細規劃好信託契約的細節,在定額自益,餘額他益的精神下,是有機會免繳贈與稅的。
因為他益信託是以「折現值」觀念課徵贈與稅,也就是說,信託財產的權利價值是經過複利折算的現值,作為贈與物的價值課稅,所以透過信託詳細規劃,就可適度達到節稅目的。
經過遠銀信託部試算,若富爸爸將一千萬的財產交付信託二十年,以定額自益,餘額他益的方式,與銀行約定,在契約期間將本金投資偏固定收益商品,如美國十年公債、海外債券型基金等,每年固定將五十五萬的本利和給予富爸爸,最後剩餘信託財產餘額給小孩。
投資必然伴隨風險,最後小孩所得到的餘額有可能會低於或高於當初所設定的一千萬元,不過,此一方法節稅效果相當驚人,這位富爸爸可以一毛贈與稅都不必繳。
現值低於111萬 免贈與稅
這是因為富爸爸與銀行約定要將本金做投資,再將二十年所得的本利和扣除定期自益部分,將餘額給小孩,銀行僅能預估餘額數值,但是國稅局並不會用此預估值計算贈與稅。
國稅局是以年金現值折現方式計算贈與金額,將原始信託金額扣除二十年富爸爸固定領回利益,以目前郵局一年定存利率二.○七五%試算後,贈與現值約一百零七萬元,低於一百一十一萬贈與免稅額,所以依此方式,富爸爸不需繳交任何一筆贈與稅。
不過,如果富爸爸未以信託方式贈與,而是一次將一千萬元過戶到小孩名下,就必須被課徵約一百三十萬元贈與稅。
且除有效節稅外,利用信託做財產規劃,也可有效解決傳統財產贈與所衍生的問題,因為信託契約中,財產受託人是銀行,受益人在契約未到期前,並無權運用信託的財產,如此一來,便可以防止富爸爸擔心兒子不當揮霍家產的問題。
萬一,富爸爸拚經濟時,公司不幸發生財務危機,因交付信託財產餘額所有權屬於兒子,債權人只能就富爸爸名下資產求償,並不會影響兒子得到此筆信託財產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