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2006.08.10  中國時報
歷史時刻 他總扮演關鍵角色
何榮幸/人物側寫

    從《美麗島雜誌》時期「推動一個沒有黨名的黨」,到美麗島軍法大審公開倡議「中華民國模式的台灣獨立」,再到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推動「民進黨執政後不必也不會宣布獨立」、「大和解」、「大聯合政府」,一路走來總在歷史時刻扮演關鍵角色的施明德,已在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留下重要軌跡。

今年六十五歲的施明德,十三歲時就想以武裝兵變的方式推翻蔣家獨裁政權,十八歲以高中同等學歷進入陸軍炮兵學校,二十一歲就因為涉入「台灣獨立聯盟」案以叛亂罪被捕,二十三歲被判無期徒刑,出獄後又因美麗島軍法大審入獄,一生有二十五個寒暑是在戒嚴時代黑牢中度過。

    一九七八年施明德受黃信介委託,出任「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」總幹事,首度以固定地點、共同政見、共同標誌,將過去零星助選活動串連為「沒有黨名的黨」雛形。這是施明德與台灣組黨運動的重要聯結。

    其後黃信介指定許信良、張俊宏、林義雄、姚嘉文、施明德「五人小組」,成為美麗島政團決策核心。擔任美麗島雜誌社總經理的施明德,更在美麗島事件後逃亡過程中,成為舉國皆知的「欽命要犯」。

    一九八○年三月美麗島軍法大審時,施明德公開強調「台灣應該獨立,而且事實上已經獨立三十多年了」、「黨禁、報禁、戒嚴令、萬年國會是台灣民主化的四大害」,更提出「中華民國模式的台灣獨立」;他在軍事法庭肅殺氣氛中的笑傲無懼,在那個年代鼓舞了整個反對運動的士氣,他的政治主張多年後亦與民進黨「台灣前途決議文」幾無二致。

    施明德獄中期間,則曾於一九八四年獲前一年得主華勒沙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。一九九○年李登輝就職頒布特赦,施明德撕毀特赦令,堅持無條件釋放,其後才結束連續長達四年又兩個月的絕食。當他在四十九歲獲得自由時,他的一生已有超過一半是在牢中度過。

    出獄後的施明德致力於人權工作,出任台灣人權促進會第七、八屆會長。一九九二年施明德強調要把台灣建設成為一個「福利國家」,其後接連當選立委、民進黨主席。

    在外界觀望民進黨是否走向激進獨立而與執政無緣時,施明德在一九九五年利用率團訪美機會,以黨主席身分宣布「民進黨如果執政,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,因為台灣已經獨立半個世紀了」。

    施明德回國後力推「大和解」路線、「大聯合政府」理念,並與新黨全委會召集人陳癸淼、趙少康、周荃等人喝了一場歷史性的「大和解咖啡」,但也引來黨內基本教義派強烈抨擊反彈,直接種下施明德於二○○○年退出民進黨的遠因。

    綜觀施明德人生歷程,他在《施明德的政治遺囑》一書中,為自己提前寫下「奉獻者」墓誌銘。然而,施明德的人生卻還在持續燃燒,此次致函促請陳總統下台,究竟是他在關鍵時刻的又一次奉獻,或是被視為對於民進黨支持者的再一次背叛,未來歷史將會寫下最後註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plw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